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即将开始,退休人员需避免这几个误区,看看

9月起,随着各地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陆续确定和公布,养老金重算补发工作即将开始了,退休人员需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所有退休人员都能参与补发的误区。

大多数退休人员一看到养老金重算补发的好消息,就本能的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其中,提高退休收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大家也要明辨真假,不要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而影响心情。

此次重算补发并非所有退休人员都能参与,而是只有今年一月份以来新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而且,最重要的是其退休时,当地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还未确定,养老金是用2022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这样一来,2023年的计发基数确定后,才会替换基数进行重新核算,并将其退休以来少发的养老金补发到位。

第二,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能参与重算补发的误区。

一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都备受争议,尽管2014年10月以来,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并轨,缴费和计发都实现了统一,但由于两者工龄和缴费方面的差距,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普遍高于企业退休人员。

此次重算补发养老金,不少企业退休人员也惯性地认为自己不在补发之列,只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才能享有重算补发的福利,但事实并非如此,重算补发涉及到所有养老金计算需要用到计发基数的退休人员,只要符合今年以来办理退休,养老金是用2022年的计发基数计算的条件,那么无论你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是企业退休人员,甚至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并顺利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的灵活就业人员,都能参与重算补发。因此,只有机关事业单位才能参与重算补发,这是退休人员认识上的误区。

第三,养老金越高补发越多的误区。

此次重算补发大多数地区计算公式都是统一的,具体为: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当年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可见,补发多少和计发基数增长情况、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和缴费年限、退休月份、补发时间等都有关系,并不是由养老金高低直接决定,养老金越高,重新核算增加的养老金可能会相对多一些,但补发多少和补发几个月差额有很大关系,因此,并非养老金越高补发越多,比如同样增加100元,补发5个月补发500元,补发10个月则补发1000元。

综上所述,养老金重新核算补发即将开始,退休人员要清楚哪些退休人员能够参与其中,补发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避免陷入误区,你都看明白了吗?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